服務熱線
PM2.5的標準,是由美國在1997年提出的,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監測隨著工業化日益發達而出現的、在舊標準中被忽略的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顆粒物。PM2.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污染程度的指數。
到2010年底為止,除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將PM2.5納入國標并進行強制性限制外,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還未開展對PM2.5的監測,大多通行對PM10進行監測。
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(NASA)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張空氣質量地圖,專門展示世界各地PM2.5的密度。地圖
由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制作。他們根據NASA的兩臺衛星監測儀的監測結果,繪制了一張顯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.5平均值的地圖。 在這張圖上紅色(即PM2.5密度zui高),出現在北非、東亞和中國。中國華北、華東和華中PM2.5的密度,指數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,甚至超過了撒哈拉沙漠?!?/p>
在這張2001-2006年間平均空氣污染形勢圖上,PM2.5zui高的地區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、華東、華中全部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,PM2.5小于10是安全值,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于50接近80,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。
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(IPE)于2011年1月發布的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(AQTI)評價報告顯示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等20個國內評價城市普遍未開展細顆粒物監測。值得注意的是,倫敦、巴黎、紐約等對PM2.5進行頻密監測和發布的城市,其污染水平也相對較低,與此同時,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,也早已開展了PM2.5的頻密監測和發布。
2011年1月1日開始,環保部發布的《環境空氣PM10和PM2.5的測定重量法》(以下簡稱《測定》)開始實施?!稖y定》對PM2.5的測定進行了規范,但在環保部近期進行的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修訂中,PM2.5并未被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。[1]
2011年11月10日,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第七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研討會上表示,我國的PM2.5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即將出臺。標準將會采用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的*過渡時期的數值,來說明PM2.5指數的污染危
害。
2011年11月15日,大氣環境專家、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遠航透露,世衛組織的標準與美國標準比稍微松一些,即使按照世衛的標準,加入PM2.5后,中國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將從現在的80%下降到20%,“我想這也是環保部遲遲未能下定決心將PM2.5納入空氣質量監測體系的原因。”[2]
由于在變暖也是二氧化碳在增長,監測是個*的,二氧化碳分析儀也是很重要的。我公司有專門的檢測儀器,紅外線二氧化碳氣體分析儀。